华严经在线网
标题

大方广佛华严经译文(卷三十五)

来源:华严经在线网作者:徐铁功时间:2019-05-06 16:36:08
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第二地诸菩萨众闻此,最胜微妙境地,其心尽皆清净,一切皆悉欢喜。皆从座上而起,踊住虚空之中,普散上妙天华,同时共称礼赞:


“菩萨修学这些四禅、八定的禅定,只是随顺正法而行,不像凡夫与小乘贪着禅定的;他视一切禅定境界如幻,而不会爱乐执着。

“佛子啊!这位菩萨随顺慈心,他的内心广大、与量、不二,无怨恨、无酬对、无障碍、无烦恼,遍至一切处所,也穷尽法界、虚空界的一切世间;又安住悲心、喜心、舍心时,也是一样。

“佛子啊!这位菩萨得证无量的神通力,能倾动大地,能以一身化为多身,或化多身为一身,或隐藏、或显现。凡是他想前往的地方,无论是石壁或山障,对他而言,都像虚空一般,没有任何障碍。他能在虚空中结跏趺坐,如同飞鸟前往想去的地方。他潜人地中就像潜人水中一般,而踏在水上则如同踏在平地一般。他的身上能冒出像大火燃烧的烟焰,又能像大云降下雨水。他威力无穷,即使是虚空中的日月,也能用手抚摸。他身心自在,甚至可以随意到达梵天。

“这位菩萨的天耳清净超过人耳,能听到人、天间或近或远的所有音声,甚至能听到蚊蚋、虻蝇等声音。

“这位菩萨以他心智,能如实了知其他众生的心念。也就是如果众生心存贪念的话,他能如实了知众生心中的贪念;如果众生心念离贪的话,他也能如实了知众生心念离贪。如果众生的心中有嗔心、有离嗔心,有痴心、有离痴心、有烦恼心、有无烦恼心,有小心、有广心、有大心、有无量心,有略心、有非略心,有散心、有非散心,有定心、有非定心,有解脱心、有非解脱心,有上心、有无上心,有杂染心、有非杂染心,有广心、有非广心,如此种种众生心都能如实了知。

“这位菩萨忆念了知无量宿命的差别,也就是忆念了知一生,忆念了知二生、三生、四生,乃至于十生、二十、三十,乃至于百生、无量的百生、无量的千生、无量的百千生,以及成劫、坏劫、成坏劫、无量的成坏劫。我曾经在某处、名什么、姓什么、哪个种族、饮食如何、寿命长短、住世多久、有何等苦乐;我在于彼处死后,又生于某处,再从某处死,出生于此处;又当时是长什么样子,说些什么话。如此过去无量的差别事,都能忆念。

“这位菩萨的天眼清净过于人眼,能见到种种众生出生的时候、死亡的时候,好的色相、坏的色相,善的趣向、恶的趣向;这些都是随着业力而形成。若这些众生,成就身的恶行,成就语的恶行,成就意的恶行,诽谤圣贤之人,具足邪见及邪见的业力因缘,当身体毁坏临命终时,必定堕入恶趣,出生在地狱。若这些众生,成就身的善行,成就语的善行,成就意的喜行,不毁谤贤圣之人,具足正见及正见的业力因缘,当身体毁坏临命终时,必定出生在善趣诸天道中。菩萨的天眼如实了知这些现象。

“这位菩萨又能证得各种禅定三昧,出入自在,但是却不随着禅定的力量往生禅定的天界;他只是随顺能圆满菩提的地方,而以愿力随意受生。

“佛子啊!这位菩萨安住在这个发光地,因为过去发起的愿力,所以得见很多位佛。也就是见到数百位佛,见到数千位佛,见到数百千位佛,乃至于见数百千亿那由他位佛。他都以广大心、深心,恭敬尊重,承事供养。不管是衣服、饮食、卧具、汤药,一切赖以维生的物资,他都完全供奉布施诸佛,也供养一切僧众,再将这些善根回向无上正等正觉。凡是有佛的地方,他都恭敬听闻佛法,听闻之后信受奉持,随力修行。

“这位菩萨观察所有的法,都是不生不灭的,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。这时,他会先消灭知见的束缚,而欲望的束缚、形色的束缚、存有的束缚、无明的束缚,也都会渐渐减轻;经过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不再累积种种束缚,则邪贪、邪嗔以及邪痴都得以断除,所有的善根都变得更加明净。

“佛子啊!譬如真金经过善巧的炼冶,真金的重量丝毫不减,但却变得更为明净。菩萨也是如此,安住在这个发光地时,因为已不再累积种种的束缚,所以得以断除邪贪、邪嗔以及邪痴,所有的善根都变得更为明净。同时,这位菩萨的忍辱心、柔和心、谐顺心、悦美心、不嗔心、不动心、不浊心、无高下心、不求回报心、报恩心、不谄媚心、不轻诳心、不谄佞心,也都更为清净。

“这位菩萨,在四摄法中,多修利行;十波罗中,多修忍辱波罗蜜;其余的并非不修,只是随着能力、随着因缘而行。

“佛子啊!这就是菩萨摩诃萨的第三地——发光地。

“菩萨安住此地时,多作三十三天王,能以方便令种种众生舍离贪欲。他努力实践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,如此一切种种所作的善业,都不离念佛,不离念法,不离念僧,乃至于不离念具足一切种智、一切智智。他心里想:‘我应当在众生当中为首、为胜、为殊胜、为妙、为微妙、为上、为无上,乃至于成为一切智智的依止者。’

“如果这位菩萨精进修行,可在一念之际,得证百千三昧,得见百千位佛,了知百千位佛的威神力,能倾动百千佛的世界,乃至示现百千身,而每一身都有百千位菩萨以为眷属。如果菩萨能以殊胜的愿力自在示现,则所证三昧、所见诸佛等,更是超过此数,即使以百劫、千劫乃至于百千亿那由他劫的时间来计算,也无法尽知。”

这时,金刚藏菩萨想要复述刚才所讲的义理,而宣说以下的偈颂:

清净无垢安住明盛心,厌离能舍无贪无害心,

坚固不坏勇猛广大心,大智慧者以此入三地。

菩萨众安住此发光地,观诸行法相皆苦无常,

不净败坏速皆悉归灭,无坚无住亦无有来往。

观诸有为宛如重病然,忧悲苦恼疑惑所缠缚。

三毒猛火恒皆永炽然,无始时来不能有休息。

厌离三有心不生贪着,专求佛智无有异慈念,

难测难思无与等比伦,无量无边离诸般逼恼。

见佛智已悯念于众生,孤独无依无有救护者,

三毒炽然常于困乏中,住诸有狱恒受诸众苦。

烦恼缠覆眼盲如无目,志乐下劣丧失诸法宝,

随顺生死怖畏涅槃城,我应救彼勤勇精进道。

将求智慧利益诸众生,思何方便令能得解脱,

不离佛陀如来无碍智,彼复无生智慧所生起。

心念此慧从闻而得来,如是思惟自勤自剔励,

日夜听习无有间然时,唯以正法为广大尊重。

国城财贝诸般珍宝类,妻子眷属及与大王位,

菩萨为法生起尊敬心,如是一切悉皆能舍弃。

头目耳鼻及舌头牙齿,手足骨髓及心与血肉,

此等皆舍亦未为难事,但以闻法是为最大难。

设有人来语告菩萨众:“熟能投身于大火聚中,

我当与汝佛法大宝藏!”闻已投之心无有怯惧。

假使火满三千大千界,身从梵世而投入火中,

为求法故是不为难事,况复人间诸般小苦事!

从初发意乃至得佛果,其间所有阿鼻地狱苦,

为闻法故是皆能持受,何况人中诸般小苦事!

闻已如理正谛而思惟,获得四禅四种与色定,

四无量心五通次第起,不随其力自在而受生。

菩萨住此能见多佛陀,供养听闻心得永决定,

断诸邪惑转复更清净,如炼真金体中无有减。

住此多作忉利天大王,化导无量诸天大众等,

令舍贪心安住于善道,一向专求佛陀大功德。

佛子住此勤奋而精进,百千三昧皆悉得具足,

见百千佛相好而严身,若以愿力复过于如是。

一切众生普皆得利益,彼诸菩萨最上胜妙行,

如是所有安住第三地,我依其义已略为解释。

到这里就是《大方广华严经》译文第三十五卷的结尾了,想要继续了解的师兄可以看一看大方广佛华严经译文(卷三十六) ,其中对修行的帮助是很大的。

相关推荐
热点栏目
推荐阅读
惟心会而不可口传,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,可神通

惟心会而不可口传,可神通而不可语达。古诗原文[挑...

惟有今宵,皓彩皆同普。_1 惟有今宵,皓彩皆同普。_1

惟有今宵,皓彩皆同普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出自 宋...

惟仁者宜在高位。_1 惟仁者宜在高位。_1

惟仁者宜在高位。...

惟仁者宜在高位。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。不仁而在

惟仁者宜在高位。不仁而在高位,是播其恶于众也。...

惟将迟暮供多病,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,未有涓埃

惟将迟暮供多病,未有涓埃答圣朝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最新文章
惟留一简书,金泥泰山顶。 惟留一简书,金泥泰山顶。

惟留一简书,金泥泰山顶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出自...

惟贤惟德,可以服人。 惟贤惟德,可以服人。

惟贤惟德,可以服人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惟贤惟德...

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,则可 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,则可

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...

惰而侈则贫,力而俭则富。 惰而侈则贫,力而俭则富。

惰而侈则贫,力而俭则富。...

惠子曰:子非鱼,安知鱼之 惠子曰:子非鱼,安知鱼之

惠子曰: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...

想乌衣年少,芝兰秀发,戈 想乌衣年少,芝兰秀发,戈

想乌衣年少,芝兰秀发,戈戟云横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惨惨柴门风雪夜,此时有子 惨惨柴门风雪夜,此时有子

惨惨柴门风雪夜,此时有子不如无。...

惠远祠前晋溪水,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,翠叶银花

惠远祠前晋溪水,翠叶银花清见底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惟顺于父母,可以解忧。 惟顺于父母,可以解忧。

惟顺于父母,可以解忧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惟顺于...

惟草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

惟草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迟暮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...

友情链接

手机版 网站地图